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赓续英烈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新闻传媒学院党委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党支部赴綦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5-09 18:5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4月29日,新闻传媒学院党委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党支部赴綦江开展“赓续英烈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邓永利,专职组织员胡文渊,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汤天甜带队参加。

活动立足“党建+学科”的整体规划,以“红色精神”为主线,走进英雄故地赓续英烈精神,体验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调研融媒体中心探索长期合作,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样板支部的发展新路径。

走进英雄故地,传承革命精神

綦江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过境重庆战斗过的地方,也是重庆最早两个党支部诞生地之一,到綦江开展一堂“行走的”对重忆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有着突出意义。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党员们在前往綦江的途中自发学习起王良军长的生平事迹、红军长征途径綦江的历史以及綦江重要的地域特点。


 

在支部书记汤天甜的带领下,党员们在王良同志纪念馆内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在纪念馆和王良故居,党员们通过学习图文史料、观看影像解说、感触历史积淀等方式,沉浸式追忆了王良同志赤诚向党、功勋卓著的一生。在綦江革命历史陈列馆,支部党员集中学习了綦江的革命历史,对重庆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东溪米案”的始末、“霍氏三杰”的革命之路等红色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感悟学生党员张雨濛感慨道:“这次活动对我们青年党员、青年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淬炼,我们定会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体悟非遗魅力,助力文化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和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綦江农民版画就是一种生动的“活态乡土文化”,其创作多取材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綦江先后有上千人参与到农民版画的创作中,共创作出2000余幅作品,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走进綦江农民版画院,一幅幅色彩艳丽、质朴自然的农民版画让党员们赞叹不已,大家在画家工作室观摩并体验了版画的创作过程从版画题材和风格的变迁中挖掘出不同时代下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风貌,以及对民间艺术、乡村美育、文化传承在新时代的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

 

 


在綦江农民版画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党支部还与2024“看中国·重庆行”项目联动,支部成员与外方导演MARIIA BONDARENKO    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影像将綦江农民版画这一极富中国文化、乡土文化内蕴的艺术生动真实地呈现于世界。据悉,2024“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活动由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承办,旨在为中外青年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以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戏剧与影视研究生党支部已连续七年参与到该项目的志愿交流工作中,后续党支部将进一步发挥支部优势和专业特色支持项目开展,助力外国青年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


 

坚守育人使命,开拓实践基地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实训深度融合,支部成员来到綦江区融媒体中心进行交流调研,学习了解綦江融媒体中心在媒体矩阵搭建、数字文化生态、赋能基层治理、双创孵化基地、智慧融媒实训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与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探索高校和地方、学科和行业间的共赢模式共建红色文化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基地,共商影像传播、媒体传播以及创新创业赛事等进行交流探讨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深度学习了重庆綦江的红色革命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同时将专业特色与乡村文化传承、媒体传播实践相融合。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支部建设、学科发展、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传媒学院党委供稿